新闻动态   News
搜索   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

人生没有比死亡更难解的问题

2017-12-7 10:59:20      点击:


 

一位70多岁的退休高中老师,罹患两种癌症,医师预估生命期大概剩3个月左右。病虽重,她仍可维持长期以来的爱好——每天骑单车、弹钢琴。可是到了某一天,病情却急转直下,体力快速衰退,虚弱到无法做这些喜爱的事,卧病在床导致她明显情绪低落,甚至萌生不想活的念头。

 

她的主治医师、台大医院家庭医学部主任蔡兆勋安排她住院,但年轻的医师却不解:「这位病人不痛也不喘,没有明显痛苦,她住院的照护目标是什么呢?」蔡兆勋告诉他:「病人身体上不痛不喘,并不代表她没有痛苦。她前一天还可骑车、弹钢琴,一天后就不行了,这对别人来说或许没什么,但对她来说却是晴天霹雳。我们要同理她的感受,才能透过照护过程改善他的心理灵性痛苦。」

 

减轻肉体的痛苦容易,但心理灵性痛苦难

 

「人生没有比死亡更难解的问题,」蔡兆勋说,当重大疾病不仅不能治愈,甚至连延缓疾病的进程都有困难时,病人的身心灵都承受很大的痛苦,不只身体疼痛、呼吸困难、食欲不振、恶心呕吐、衰弱等等,更难解的是心理灵性的痛苦:无法面对肉体衰败、失能、需人照顾、成为家人的负担、丧失尊严、恐惧死亡、不舍、不甘愿……。

 

有些重症和末期病人把「卡紧死死卡好」、「早死早解脱」挂在嘴边,希望医师能让他们快点死,早点解脱。蔡兆勋观察发现,这些病人的心理灵性痛苦远超过肉体痛苦,却无力因应。「肉体的痛苦相对容易减轻,但心理灵性痛苦难。」

 

安宁疗护除了帮病人缓解身体的不适,更大的「强项」便是减轻心理灵性痛苦。「虽然,安乐死的出发点也是为了减轻病人痛苦,但是选择提早结束生命,可能忽略了病人的痛苦其实是可以改善的。安乐死是真的有尊严吗?是真的解脱吗?是好的方法吗?」蔡兆勋说。http://www.2mjj.com/

 

生病就像骑单车,尽力骑到终点

 

蔡兆勋去看那位老师时,亲切地和病人打招呼,且先同理她的痛苦:「突然不能骑单车、弹钢琴一定对你造成很大的困扰。」藉此跟她建立信任关系;又因为她一直很喜欢运动,蔡兆勋再藉运动家的精神鼓励她:「生病其实就像骑单车,是一个过程,不管中间发生什么事,尽力骑到终点就是了。」

 

病人又说:「兄弟姊妹都去世了,我很孤单。」蔡兆勋提醒:「您还有先生、子女啊!他们又是这么爱您、关心您、支持您,相信您一定是一位好太太、好妈妈,应该更加珍惜与家人相处的时间。而且医疗团队和志工也会一直支持您、陪伴您,不让您感到孤单。况且您过去作育英才,教出多少优秀的学生贡献国家社会,这些都是您重要的成就啊!」

 

在安宁疗护团队的照护下,才不过几天,她不仅不再提想死,而且笑容灿烂;本来她担心拖累家人,后来更加珍惜跟家人相处的时光。有虔诚信仰的女儿则细心引导妈妈专心念佛,依持佛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,内心渐渐获得平静,不时有微笑。最后在家人陪伴下,在庄严的念佛声中平静安详往生。「这应该更有尊严,才是真解脱。因此,安宁缓和医疗目前被全世界公认为重症和末期病人最佳的照护模式,」蔡兆勋强调。

 

 

 

从想死到珍惜余生,内在力量不可思议

 

「她一开始想快点死,为什么改变了?因为在安宁疗护团队的照护下,她的心灵成长了,感受到生命的意义、价值、目的,才能超越死亡带来的恐惧。」

 

安宁疗护协助病人做死亡准备,包括:

 

.透过生命回顾,协助病人肯定自己,比如为人师表、当父母,教育子女有成。

 

.化解冲突、追求圆满:人生到了最后,最好能重建、修补各种关系。包括与神(信仰)的关系、与父母的关系、与夫妻的关系、与子女的关系等。关系好,有助于善终。

 

.完成心愿,或找到替代方案,才能让病人安心。

 

.促成与家人间的互动:引导彼此「四道」(道歉、道谢、道爱、道别)。

 

而最终的目的,是希望协助病人心灵成长,不觉得孤单、不担心在生命末期依赖他人照顾,并且心灵成长,不再向外抓取(包括肉体、希望别人救自己、财产等等),进而不再恐惧死亡、超越死亡。

 

蔡兆勋说,在照顾过程中,病人是会改变的,灵性是可以成长、提升的,「我们已看到太多例子。」当病人平静下来,家属也随着安心,这样才能把宝贵的时间用在彼此陪伴,真正改善生命末期的质量。「很多民众可能不了解这件事可为,一味求死,以为死了就一切解脱了、问题都解决了,其实不然,这很可惜。」

 

顺着病人的「纹路」,改变才有可能

 

人的灵性,看不见摸不着,却对一个人能否善终有决定性的影响。「提升灵性不容易,但是是可为的。」

 

蔡兆勋照顾过一位单身的中年女性,乳癌晚期合并多处转移,胸部癌组织溃烂。但她很有主见,不喜欢打吗啡止痛、不喜欢每两小时翻一次身、不要用这种纱布换伤口……,强势指挥护理师,甚至把看护当下人使唤。

 

她也不认为自己状况差、生命有限。她跟医师请假回家,证实在自家舒服的沙发可以坐起来,还吃得下一整块蛋糕,回医院后不断跟医护人员说,是医院的环境让她不舒服,她的状况并不差。蔡兆勋回应她:「您的感觉最重要,我们是协助您的,虽然会提供一些建议,但是我们完全尊重您的决定,有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讨论。」团队同仁也继续支持陪伴。

 

蔡兆勋说,雕刻家要刻出美的作品,要顺着木材的纹路雕刻,如果逆着纹路,技巧再好作品也不美。同样的,医师要跟末期病人建立关系,也要顺着他,避免发生冲突。「在这种状况下,病人最大。绝对尊重他才可能建立信任关系,关系建立后才能进入良性互动,医病双方愿意沟通讨论,病人才会改变,也才有可能真正帮到他。这跟『放任』他是完全不一样的。」

 

后来,这位病人甚至要求把家里的沙发搬到病房,也希望随时可以找到医师。蔡兆勋一一应允。

 

 

 

强势病人的心境悄悄转变了

 

几天后,这位病人竟然送绿豆椪给医护人员吃。「这是件小事,但是是一个重要的迹象,表示医病间的关系建立了,她慢慢改变了,愿意放下傲气,表达谢意,响应别人的善意,对她来说这是很大的改变、进步。这就是心灵的成长。」

 

蔡兆勋提醒总医师写一张感谢卡送给她,感谢她温暖了团队同仁的胃。她收到卡片时非常高兴地笑了,这是她住院以来难得的微笑,护理师也趁机帮她做伤口护理。当晚,蔡兆勋再去看她时,看护就坐在床边紧握着她的手,她虽然已经没有办法响应,但是听到蔡兆勋讲话的声音不断流泪,过没多久就在看护及教会姊妹的祷告陪伴下安息主怀。

 

这样强势的病人并不好照顾。「但从她身上,我还是看到每个人的灵性都有提升的潜能,」蔡兆勋说,这些努力虽然不会改变死亡的结果,但能让过程比较圆满,这就是安宁之美。

 

安乐死真「安乐」?没那么简单

 

安乐死是用人为方式提早结束生命,支持它的人认为,这样等同提早解除痛苦、有尊严,不会再拖累家人。但真的如此吗?蔡兆勋说,部分寻求安乐死的人在得到「许可」后,其实并没有真正执行,因为最终仍然不舍亲情,家属也不舍病人。「这说明面对死亡这件事没那么简单。如果家属非常不舍、伤心,病人又怎么能安心离去?这能称为『安乐』死吗?这是解决病人痛苦的好方法吗?」

 

「我并不反对讨论安乐死相关议题,」蔡兆勋强调,透过社会大众深入的讨论,可以引起大家关注重症和末期病人的医疗自主权及善终权益,从而了解哪一种才是这些病人最适切的医疗照护模式。

 

「安乐死牵涉医疗、伦理、宗教、法律各层面的问题,在关注这个议题的同时,应先确保这些病人都已经获得良好的缓和医疗照护,这样大家才能以理性、多元的对话方式讨论,这才是全民之福。」